咨询电话:
0391-3861228

双斑萤叶甲爆发季节,危害严重,农友如何防治?

阅读数:1576 时间:2023-07-12 来源:管理员

近年以来,双斑萤叶甲在农田发生普遍,双斑萤叶甲又名四目叶甲,一种危害严重的农业害虫,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。由于广大技术人员及农民朋友对此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缺乏重视,致使该虫发生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。农户们必须提前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。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双斑萤叶甲的危害、形态特征、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,供农户们参考。

01

1、分布与发生危害情况
双斑萤叶甲是一种杂食性昆虫,寄主广泛。此虫有4个虫态,成虫能飞善跳,具有突发性、群聚性,较强的迁飞习性和趋食嫩叶危害的习性。该虫还危害棉花、高粱、谷子、豆类、马铃薯、蔬菜及向日葵等多种作物。该虫以成虫群集危害,主要危害玉米叶片,成虫取食叶肉,残留不规则白色网状斑和孔洞,严重影响光合作用。7月至8月咬食玉米雌穗花丝,影响授粉。也可取食灌浆期的籽粒,引起穗腐。危害严重时可造成大面积减产,甚至绝收。

02

2、形态特征
2.1 成虫

体长3.6~4.5 mm,宽2.0~2.5 mm,长卵形,头、胸部红褐色,具光泽,触角11节丝状,端部色黑,长为体长2/3;复眼大卵圆形;前胸背板宽大于长,表面隆起,密布很多细小刻点;小盾片黑色呈三角形;鞘翅布有线状细刻点,每个鞘翅基半部具一近圆形淡色斑,四周黑色,淡色斑后外侧多不完全封闭,其后面黑色带纹向后突伸成角状,有些个体黑带纹不清或消失。两翅后端合为圆形,后足胫节端部具一长刺;腹管外露。

2.2 卵

椭圆形,长0.6 mm,初棕黄色,表面具网状纹。

2.3 幼虫

体长5~6 mm,白色至黄白色,体表具瘤和刚毛,前胸背板颜色较深。

2.4 蛹

蛹为离蛹,长2.8~3.5 mm,宽2 mm,白色,表面具刚毛。

03

3、发生规律
(1)双斑萤叶甲在拜泉县1年发生1代;以卵在土壤表面1~15cm深处越冬,翌年5月中下
旬越冬卵开始孵化,幼虫共3龄,幼虫期30~40d,在2~8cm+中活动或取食大豆根部及杂草,完成生长发育。

(2)6月下旬老熟幼虫在土中做土室化蛹,蛹期7~10d。7月上旬田边杂草始见成虫,初羽化的成虫喜在地边的苍耳、刺菜、红蓼上活动,经10~15d转移到豆地危害,7月下旬至8月一中旬进入危害盛期,主要在大豆生育中,后期为害复叶。

(3)成虫有群集性和弱趋光性,日光强烈时常隐蔽在下部叶背,成虫具有弱的假死习性,能短距离飞翔,通常一次飞翔2~5m。

(4)早晚气温低于8℃或风雨天喜躲藏在叶背、植物根部或枯叶下,喜在9:00-11:00

和16:00-19:00飞翔取食,干旱年份发生危害重。


Q

防治方法?

1. 防治适期。根据该害虫的发生规律,在防治策略上坚持以“先治田外,后治田内”的原则防治成虫。6月中下旬就应防治田边、地头等寄主植物上羽化出土成虫及大豆上的成虫,并要统防统治。

2. 防治方法。田间双斑萤叶甲发生时,用28%呋虫胺·哒螨灵-华生悍将兑水喷雾。应选择气温较低、风小天气喷雾,注意均匀喷洒,喷药时地边杂草都要喷到,消灭害虫寄生源。



18626207686
hstz123@163.com
0391-3861228